2022年,如皋農商銀行堅持“融合、轉型、科技、服務”四輪驅動,以深化黨建金融干部掛職、推動零售轉型、助力科創企業、優化服務體系等多項工作為抓手,整合最優資源,多措并舉、協同各方做好“黨建+金融+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努力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如皋樣板”。截至2022年末,該行存款余額504.66億元,較2022年初凈增53.81億元,增幅11.93%;貸款余額408.40億元,較2022年初凈增51.09億元,增幅14.30%;零售貸款客戶凈增7150戶,增幅23.55%。
2022年,該行黨委被南通市委組織部評為“南通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是南通唯一獲此殊榮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被如皋市委組織部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同時,獲得“中國地方金融十佳支持小微企業銀行”“金融賦能鄉村振興典范”等稱號。
以黨建融合為引領
點燃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一是啟動第二輪黨建金融干部掛職活動。在如皋市委組織部的關心指導下,開展雙向掛職,選派21名支行行長、部門總經理到各鎮(區、街道)或機關職能部門擔任金融副鎮長、金融副局長,接收10名黨政干部到該行職能部門掛職,在黨建融合中廣泛收集信息,尋找業務對接點、服務契合點。
二是深入推進“黨建+金融助理”駐村工程。選派39名業務骨干掛職村(社區)黨組副書記,掛職人員結合信用體系建設要求,高質量推進整村授信,將資金優勢轉化為服務地方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三是積極開展外聯外拓活動。以黨建共建為契機,充分利用外聯外拓獲取政府、第三方力量,先后與當地農發行、市工商聯、市發改委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融入社交、生態圈,廣泛開展跨界合作,快速拓展客戶群體。2022年,該行各級黨組織已與125家單位黨組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與13個鎮區、23個部門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以支農支小為重心
鍛造服務實體經濟的硬核“軸承”
一是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結合文章”。該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切實滿足農戶家庭生產、消費信貸需求。截至2022年末,完成全市308個村(社區)走訪授信,全市建檔農戶數達32.95萬戶,預授信農戶達21.13萬戶,預授信金額215.02億元,戶均10.45萬元;用信戶數17508戶,金額19.61億元,戶均11.20萬元。助力農業現代化,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現代農業發展,截至2022年末,該行實現對全市3997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走訪全覆蓋,累計發放貸款209筆,金額4.09億元。
二是打通小微企業與專業市場的“發展堵點”。針對開戶問題,開設企業一站式開戶服務,52家支行可以受理,2022年共辦理1700余件一站式開戶。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將服務下沉到專業市場、到商戶、到個人,創新打造“如意快貸”“手指貸”等特色線上貸款服務,具有免抵押、免擔保等優勢,采取綜合化、移動化、數字化的方式,提高服務效率,擴大基層服務覆蓋面。截至2022年末,如意快貸累計授信5459戶,用信4843戶,金額8.17億元,戶均16.86萬元。
三是建好便民惠民與普惠金融的“服務網絡”。建成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402個,其中,支付點(如心商戶)162家,綜合點237家(其中,如心驛站232家,如意之家5家),智能點3家。2022年以來,普惠金融便民服務站累計交易48.85萬筆,交易金額2.75億元。為全面覆蓋全市347個行政村,2023年該行擬在全市所有行政村,按照網點設置條件,分步實施347家“如心驛站”普惠金融便民服務點建設推進。
以數字化轉型為支撐
激發金融科技創新的智力“動能”
一是成立科技專營支行,服務科創型企業。針對如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制造型企業“智改數轉”及科技型企業持續興起的發展趨勢,該行配套相應產品和服務,及時跟進企業融資需求。成立科技專營支行,重點服務全市科創型企業。2022年,科技型企業走訪完成646戶,授信額度突破55.32億元,覆蓋率近51.24%。推出“智數貸”專屬產品,共支持“智轉數改”企業30戶,發放貸款54筆4.53億元。截至2022年末,該行累計服務科技型企業346戶,發放貸款149.41億元,存量客戶267戶,余額38.34億元。
二是打造“智慧銀行”體系,提供便捷場景金融。為打造方便市民的金融服務場景,啟動“智慧醫療”項目,該行在與博愛醫院的成功試點基礎上,與磨頭醫院、廣慈醫院達成銀醫通合作意愿,推動“智能+醫療健康”發展新模式;啟動“智慧市場”項目,完成皋鄰商場的引入和本地區連鎖超市的全部升級,“智慧食堂”已上線4家企事業單位和4個鎮政府食堂,推動“智能+消費”場景生態化。
三是開發“智慧營銷”平臺,賦能一線業務發展。為幫助一線員工營銷客戶更精準、更有效,2022年,該行開發上線“智慧營銷管理平臺”,通過各類數據集成、分類、分析、挖掘,對客戶進行360度畫像,建立客戶標簽庫,并結合管理要求,依托各類業務模型,生成自動與人工兩大類營銷客群,實現營銷任務下發、跟蹤、預警、催辦和統計的全流程、全自動監控,全面為員工營銷賦能。
以服務升級為抓手
筑牢金融便民惠民的扎實“底盤”
一是豐富業務產品。在農村地區,緊緊抓住鄉村產業振興這一根本,該行聚焦鄉村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創新“集體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惠農快貸”“蘇農貸”“農擔貸”“環保貸”“綠能貸”“農業供應鏈貸款”等10余款普惠金融產品。在城區,定期開展市場調研,通過分析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特征,打造爆款引流產品,先后推出“如意快貸”“手指E貸”“陽光E貸”“精英貸”“領雁e貸”“富農E貸”“富民E貸”等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個性化的貸款產品。
二是培育特色網點。該行持續推進支行網點改造,關注“銀發”“女性”“戶外勞動者”客群,在功能建設、機具設備、服務流程等方面,強化廳堂惠民公益屬性,通過規范服務標準、強化業務培訓、打造服務標桿等舉措,將文明規范服務融入“如心文化品牌”建設的全過程,如城支行、科技支行、開發區支行以及大明支行等4家網點獲評“2022年度江蘇銀行業文明服務適老網點”。
三是普及金融知識。該行用好各支行東皋書吧,制作杖頭木偶宣傳存款保險知識,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更新閱讀書籍、加強日常管理、強化宣傳隊伍建設、豐富線上線下宣傳活動,持續打造“如心如意、書香農商”文化品牌,同時,以此為陣地,定期開展金融知識反詐宣傳,努力讓其成為客戶獲取金融知識的“第三空間”,為提升全民金融知識素養貢獻如皋農商銀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