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發布《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為69.81,比2021年同期增長0.53。
報告顯示,從四大區域改革熱度指數看,西部地區超越中部、東北地區。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指數分別為70.78、70.03、69.21、68.04,西部地區超越中部地區排名第二。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西部地區連續三個季度超越中部地區。
從城市群改革熱度指數看,京津冀地區指數位居三大城市群首位,為70.76;長三角城市群指數為70.63,位居第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為70.47,位列第三。
從31個。ㄗ灾螀^、直轄市)改革熱度指數看,重慶市首次位居首位。重慶、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福建、陜西、廣西、四川、山西、內蒙古、甘肅、海南、貴州、河北進入前15位。
廈門市改革熱度指數位列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從4個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10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來看,廈門、沈陽、濟南、武漢、重慶、深圳、北京、青島、天津、上海進入前10位。與過往季度相比,廈門熱度指數增幅較大,不僅名列副省級及以上城市首位,而且在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也位居第一,展現出特區新的改革活力。
據介紹,改革熱度指數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六大領域。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改革熱度指數”課題組認為,黨的二十大召開為我國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各地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有利于相關領域改革熱度提升。此外,隨著2022年四季度末我國因時因勢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較大進展,人民群眾對未來預期提高,獲得感有所上升,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營造了較好的氛圍。